我是一个资深恋物者,之所以敢这么说,是因为我82年出生,今年33岁,恋物依稀从小学开始,至今已经有近20年了,我想我可以成为一资深恋物者了。 恋物多年,玩过的 顺过的内衣不计其数。我也经常来论坛发帖子,和各位同好交流,体会别人无法理解我们的快乐。有兴趣欢迎大家支持我的帖子。欢迎交流成为朋友。 今天我想说的话题是,什么时候戒掉恋物。对,你没看错,这是我想说的,一个资深恋物同好说的,不,应该是内心的呼喊。为什么?对,倦了?不,是因为生活压力吗,不,我的恋物至今身边朋友,妻子没有人知道。真的。因为我藏的很深。那是因为年龄大了?不,正在兴头上,我可以再恋十年 ............. 那究竟是为什么呢? 本帖不出售,不设置隐藏,欢迎交流 本来为什么要戒掉恋物,没有必要讨论,但鉴于某些特殊的原因,有必要多说几句,自己恋物多年,也一直在思考,曾经很懊悔,讨厌自己会有这样的毛病,但渐渐接受了,就像接受自己的其它缺点那样。不过,我从来没有停止过思考,停止过研究,对,我在研究,我研究我自己,研究我们这群人。恋物在科普资料上可以查到的历史很悠久,也有很多科学方面的研究,我研究过大部分这些资料,基本上大多归类为心理问题,心理疾病的范畴。有部分科学研究归类为生理因素,有些类似于与同性恋的产生的根源的观点。但后者目前尚未经过科学认证,主流医学界还是将恋物癖归类为心理疾病的范畴。我这些年的研究与亲身体会(类似一个病人自己给自己治病的过程),恋物既不是单单心理原因,也不单单是生理原因。而是生理原因占主导,心理因素起引导而导致的。后面会慢慢讲述。 至于为什么想戒掉恋物,我想凭良心说一句,无论是我这样的资深恋物者,还是很多新人,我想大家一定都有这样的想法:那就是:如果能回归正常,谁愿意恋物?对吗?同意的说法的请你点点头!我想绝大多数同好一定是有同感的。不是我们不想戒掉,而是这个毛病像毒品一样,侵入我们的灵魂。非我所能制之。对吗?如果我们能像治疗感冒那样,吃几粒药片,明天一觉醒来,身上的疾病就完全康复了,我想,如果真有这种可能,99%的同好一定会选择吃,对吗?只是现实中并非如此简单,这点我们都清楚。我们后面慢慢探讨。 恋物的危害,我们很多人知道,很多人其实还不知道。或者说并没有想过。其实恋物无论在生理、心理上都是属于不正常的表现,这种不正常的表现,发展的时间久了,势必会给我们的身体、心理带来影响,最重要的还会影响一个人的心智。这是很有可能的。就像自然界产生的身体、心理本来是按照A路线运行,而由于某种原因,我们按照B路线运行了,时间久了,A的部分管道、基因、心理因子等都会发生潜移默化的转变,部分休眠、部分坏死。而B异常发达,这就导致了某种畸形。这种畸形是很多方面的,包含生理、心理、基因、性格等等。这个话题日后再慢慢阐述。总之会有很多不正常的影响,当然,也要说明的是,之所以从A到B,其实某种程度上也是我们身体自己的选择,对,没错,你没看错,前面说身体需要A,但为什么还自己选择B呢?对,这就是我们身体的某种自我保护机制的启动,相信大家都知道,人的身体博大精深,非常复杂。比世界上最精密的电脑都精密。其有一套完整的自我保护机制,就像我们的白细胞面对细菌的进攻会分泌巨噬细胞一样。类似这样的机制多的多,复杂的多。那身体为什么要选择B,明知该选择A?举个例子,你被一群狼追击,到了一个悬崖边,你会怎么办?要么选择被群狼分尸,要么选择跳下悬崖,有可能摔倒粉身碎骨。你如何选择。选择前者,你必死无疑,狼宝贝们不会突然大发慈悲!选择后者,99.9%也会死,因为是万丈深渊。但有那么0.1的几率,对就那么0.1,有可能活下来,没准半路被树枝挂住,没准落到下面一个古洞里,遇到一个隐居高人救了你,并且传授你一身绝世武功.......呵呵 开玩笑 !总之,你选择后者,就还有那么一丝几率。请问你选择那个?我想99%正常人都会宁愿选择后者给自己一个希望,也不愿意接收那绝对吧?是的,我们的身体其实也一样,它也有它的选择。当然身体的运作机理非常复杂,这里只是形象的比喻。为了让大家更明白而已。还是回归刚才的问题,身体选择了B,不论什么原因,一定是与我们自身遇到的环境与外界因素有关,我们的身体再精密,也是生活在外界世界的,会面对各种因素挑战。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,会有很多挑战,插一句,同性恋就是这样的挑战结果。只不过它的悬崖比我们的悬崖更深,更危险罢了。仅此而已。所以,不用单方面责怪身体,根源在我们自己,因为身体是在我们的控制中(当然我指的是我们能控制的那部分)其实相对我们控制不了的地方,我们能控制的仅仅是万分之一,其实那剩下的,有很大一部分并不是我们控制不了,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控制它的方法。其实这里应该用对话比较合适。就好像计算机需要用计算机语言来对话。同样,身体也有它的语言,只要我们掌握的这个“语言”,是可以和身体交流的。以后会深入给大家分享的。 相信从上面的文章,大家慢慢能找到些思路了,那我们继续。当提到戒掉恋物,一定有人不同意,没关系我可以理解。这么多年的研究其实早就发现,当一个人尚处于迷惑状态时(我将沉浸与恋物的人称为迷惑状态),其恋物心最重,反感戒掉,面对戒恋物,他第一反应是:干吗要戒掉?个人喜欢就好!等等!我把这种思想称为戒与反戒的心理较量,之所以会较量,还是回归刚才提到的,身体的某种自我保护,因为当已经习惯走B路线了,突然要求中断B,回到早已经腐朽的A,必然会导致身体的其它问题。其危害甚至大于继续走B,于是身体在综合权衡下,依然选择B,但部分基因在我们主观思维的影响下提出回到A的诉求,于是就成了两种势力的较量。就像国共两党内战。于是身体中B基因细胞会用各种方法来对付A。最常用的方法就是B表面上答应A,A感到自己貌似胜利了,一天、两天,三天都没事,A确认成功了。于是A开始放松警惕,就在A准备庆祝的那个深夜,B给A来个出手不及, 你的双手又一次被战胜,你的小弟弟又一次沦为恋物的牺牲品。甚至比之前还要深入。B彻底打败了A。在我20年的恋物历程中,我不知多少次尝试戒掉,但不得不说,每次都以失败告终,并且每一次的失败,使得恋物情节比之前要加深。相信应该有不少同好也有过这样的经历。只要你用心想戒掉的都会有这样的情况。其实戒毒、戒烟、戒酒都是类似的原理。但恋物与那些还是有不同的。具体哪里不同以后再分析。 因此,请理解那些提出反对的人。当然,不排除有极个别深度彻底反对戒掉的人,这类人一定是少数,他们大概有两类。一类要么是深度恋物者,已经无法或很难回归的人,这类朋友暂时先不讨论,也并不是无药可救,只是程度较深而已。另一类是重度迷恋者,但还是有一丝正常心理,内心还是渴望回归的人,但无奈心理生理长期扭曲,很难对抗自我欲望的人。皆会出现上述反对心理,(注意:反对不一定是反对态度,漠视也是一种反对,冷漠比反对更可怕),这两种都很正常。 认识恋物,首先要明白自己所处的程度。我将恋物按照轻重程度划分为几个层级,分别是浅层、中层、深层。我为什么没有用:轻度、中度、重度等来划分呢?请注意:轻、中、重一般是精神疾病的划分标识,而我在文章开头已经说过了,恋物不是简单的心理问题,更不是精神疾病。其次,这种用精神疾病的标识来标注的方法,本身就会对“患者”有暗示性诱导,容易给“患者”带来压力,从而为以后戒掉恋物带来阻力。其实这些都是次要的,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,一般我们会认为,事物的发展总是从轻到重,疾病也是从轻到重。重度再发展就基本无法治愈了。例如癌症等。但,请大家注意,我前面说过,恋物本身是问题,但也是身体的一种面对特殊因素的正常反应多导致,因此,它并不遵循普通疾病的发展规律,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,从今天起树立一种观念,恋物不是病,它是一种特殊的行为。它奇就奇在,你以为越发展越严重,但反而发展到一定阶段,会有反向发展的可能。注意,反向发展不等于就戒掉了,如果不加以正确方法引导,还会再反向。也就是说,它会从浅层到深层,又从深层到浅层,再从浅层到深层.......细心的同好,你仔细想想,如果你恋物超过10年 ,是不是有这种情况。时而深,时而浅。但它就是无法彻底消失。当然也有的是浅---深,深层会一直持续很长时间,还有的一直在浅层上,我所说的是一种大的规律,不是指个别特例。如果你没有浅层到深层的递进,并不代表你有任何问题。都是正常的表现。 认识清楚了自己到底属于浅层、中层、深层很重要,也非常有必要。清楚的认识自己,给自己定位,是戒掉恋物的基础。那么如何划分浅层、中层、深层呢?有人可能说是时间,对,但不是以简单的恋物总时间来衡量。我刚才说了,恋物10年有可能停留在浅层上,同样恋物1年,有可能是深层级别。那么如何划分呢?对,还是时间。区分你对一个事物的迷恋程度,无非就是你对这个事物所投入的相对时间与精力的多少,什么叫相对时间?相对时间指的是在单位时间内,所投入的时间。举例说:以一天为限,24小时,你有5小时在想恋物的事情,和你有8小时在想恋物的事情,两者的区别就是相对时间的区别。相对时间越大的,那么你的层级就越深。这里我根据我的计算,结合认识的不少同好的数据调研,综合分析,大致给出一个标准,请注意,是大致标准,没有100%准确,只是为了给大家一个标准参照。以恋物年限一年以上起计算,为什么要1年以上,其实没有为什么,只不过相对时间需要一个绝对区间,时间过短就不科学了。因此以1年为计算,相信大家90%的都在这个以上,如果低于1年的,我想还不在我所讨论研究的范围内。标准是:一年以上,365天,平均投入恋物(这里投入指:思考、意yin、顺内衣等、玩内衣等)时间,1-2小时/天:为浅层恋物 3-4小时/天 为中层恋物 5-8小时及以上/天 为深层恋物。以上为我为大家测算的标准,大家可以对照一下你的自己的具体情况,看下自己属于哪个层级。不论是哪个层级,请再次记住我的话,恋物不是疾病,而是某种特殊的行为。相信你自己。 那么恋物既然是某种特殊的行为,究竟是什么行为呢?人类发展的历史其实是一部文明不断演变的历史,从低级文明到高级文明再到超高级文明最后物极必反,回归毁灭,一切重新来过。不信可以去研究下人类历史文明,传说中的很多失落的文明并不是空穴来风。之所以以此为引子,是想告诉大家,我们人类自身是有着自身发展规律的,我们对自己的身体有太多尚未认识的领域。包括精神力文明。恋物这种特殊的行为,从另一个层面来说,就像我们的很多其它爱好一样,只不过是一种扭曲了的癖好,既然是癖好,那就是一种兴趣,就像唱歌、游戏、运动、旅游等等。这类兴趣爱好都是我们身体本身需要,才发明的,并不是先发明我们才爱好,而是一定是身体驱使我们去发明,去发现而已。不同的是,恋物是由正常的爱好扭曲而来,而这个正常的爱好,其实就是我们的性欲。性欲是人类的天赋,无关道德,它是生物基因延续的本能。而这个功能在正常的情况下,是需要两个异形来完成的。但正是我们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因素,导致了身体发生了特殊的转变。产生了特殊的结果。比如同性恋,就是违背生物原始基因本能的,但它就是产生了。同样,恋物也是。从浅的层面来说,恋物本身就是性的另一种表现。我相信,恋物的同好们至少有一点是正常的,那就是恋物对象都是异性。当然同性恋恋物和异性恋恋物是不同的概念,那个不在我的讨论范围。也就是说恋物的同好,内心都是渴望性的。其实这无可厚非。追求性是人的本能。前面已经说过。我们恋物,其实也是把情感与对象寄托在物品上,这就表明,恋物其实是性的偏差。是性欲未正常满足而导致的对象偏差。其实普通的打飞机与恋物就是一念之差。打飞机也是性欲未正常满足,身体的另一种发泄。这是正常的。打飞机严格意义上来说,也是非正常性欲发泄。恋物是在非正常性欲发泄的基础上,某种心理代入及联想形成的综合表现。所以,喜欢打飞机和喜欢恋物是一样的。前者可以被人接受,是因为他的行为没有借助对象,依靠心理想象。而后者则需要借助迷恋对象的贴身物品,同时依靠心理想象。所以,由此看来,两者其实本质是一样的。因为后者伴随这行为,所以被人认为是变态。其实变态是一样的,只不过后者只是将变态的行为形象化了而已。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。你会发现是的。 原来如此。oK, 既然这样,那是不是恋物是和打飞机一样的正常行为,我们可以不去管它了。NO! 我说了恋物的本质和打飞机是一样的。没错。但我们说,事物是在发展的。不是一成不变的。打飞机会发展,就是继续打飞机。恋物呢,继续恋物,对,而且由于打飞机始终是纯依靠心理来完成发泄,始终缺少一个对象,因此,打飞机注定不会有所作为,呵呵形象点说,不会成大器。随着后期有了女友,有了伴侣,久而久之就戒掉了。因为有了发泄对象。就自然可以戒掉了。即使戒不掉也不会有什么影响,最多作为性的某种补充。但恋物不一样。恋物是心理+对象都具备了。恋物把本应是女人的对象地位取代了,替代为女性贴身用品。长期以后,会形成思维固化。从而形成身体条件反射。对女性物品的喜好甚至大于女性本身。这样就是偏差的问题了。相信同好们都有此感受,每次爽完,内心里总会有那么一丝空荡荡,很多会后悔,希望自己戒掉这个毛病。无奈戒不了,从而又继续恶性循环,给自己带来痛苦。问题就出在这里,这就是我们身体的信号。也就是身体的语言。身体经过我们之前说的从A模式切换到B模式后,到最高潮的部分后,发现B模式其实是一条死胡同,并不能带来A模式带来的正常结果(孕育生命)。而是对着物体发泄,消耗了自己的精元,确无法完成本该完成的目的。所以身体开始反抗了。这就是我们感觉到空荡荡、而不是真正做爱后的满足感。感到后悔的真正原因。(待续) 不知不觉,写了这么多。希望有同好能真正看完。我写这个帖子的目的,也是为了帮助那些困在泥潭里而希望走出来,回归正常的朋友们。同时也是帮助我自己。也许你觉得我说了很多还没有说怎么戒,因为戒恋物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,以上的文字都是戒掉的过程。都是非常重要的。了解自己所处的阶段。同时,我自己都尚没有戒掉。但我经过这么多年的研究,自信对其中道理参悟了很多,智者见智。希望和大家交流。我依然在恋物的路上,还依然很喜欢这个爱好。但我会慢慢戒掉。但这不是一句话的事情。这么多年思考和实践,也在琢磨一套切实的方法。日后有机会慢慢分享。今天暂时到这里,也想看看大家的反馈。之后还会继续更新!同好们加油!
|